从深冬到初夏,从规划到开工,大盂产业新城核心区路网格局初具雏形、太原科技创新驱动中心拔地而起、忻东新城加快布局……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这片热土上,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正强势起步、迅速开局,奋力跑出了“太忻加速度”。
推进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如何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科学谋划‘成长坐标’,以‘一体化’思路统筹空间、功能和产业布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规划项目部高级经济师韩学良参与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从初期规划、开工建设到持续推进的全过程。
去年12月31日,《关于推进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意见明确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实施范围、目标定位和空间布局,并从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转型发展产业新体系、打造太忻科创共同体、构建与京津冀联动发展高地、建设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区等8个方面,明确了31项重点任务。
“凡事预则立,我们构建了‘1 3 n’的政策支撑体系。‘1’就是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指导意见》,是整体推进工作的基本遵循。”韩学良告诉记者,在此基础上,细化了年度重点任务,印发了《山西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2022年行动计划》,聚焦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协作耦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明确了2022年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目标思路,提出了重大工程项目、重大事项举措和重大政策机制共计36项任务,推动《指导意见》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3’就是构建省、市、县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方案)‘三级三类’规划体系,推动规划同编共研,有效衔接,联动融合,形成合力。”
5月18日,重要资源保护清单和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新材料、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科技创新6个分领域实施方案发布,勾勒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引领带动中部城市群强势崛起的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在规划和配套政策‘一盘棋’引领下,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将进一步释放区位、资源、要素和产业优势,激发‘一体化’发展潜能,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韩学良说。
5月20日,太忻大道三标段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挖掘机、装载车、运输车等各种施工车辆穿梭奔忙。这条路建成后,将极大缓解太原至忻州g55大运高速的交通压力,拉近太原与忻州两市的距离,扩大两市都市圈,促进两市经济发展。
“我们将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织紧织密太忻综合交通网络,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韩学良告诉记者,按照规划,将充分发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京津冀—成渝主轴、京藏走廊和二湛通道”中的节点作用,不断优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和结构。全力推动“八纵八横”高铁通道山西段建设,扩大高速铁路覆盖范围,形成以太原为中心、大西与雄忻高铁为主骨架的区域铁路网布局。
树牢项目是第一支撑的鲜明导向,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建立了2022年度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清单。3月28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首批18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03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0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71个,总投资422亿元,包括太忻大道、大盂产业新城基础设施等项目;产业类项目112个,总投资616亿元,包括太原科创驱动中心、哈工大机器人华北总部基地、中北高新区战略性基础材料产业园二期、清凉湾温泉康养小镇等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现代农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5月5日,忻州市采用线上对接交流签约方式,与全国70余家企业代表在云平台上相聚,总投资312亿元的36个招商引资项目成功进行“云签约”,涵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中医药等多个产业领域。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毗邻京津冀的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我们正在积极创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集聚区,这将有助于山西更深层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韩学良说,围绕打造“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重要走廊”的战略定位,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聚焦七大产业集群,统筹太原、忻州两市现有产业基础和土地空间潜力,发挥比较优势,深化产业分工合作。太原市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商务、现代金融、生物基、碳基、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忻州市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半导体新材料、特种金属新材料等产业,构筑“太原产业首脑—忻州落地承载”的分工格局,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与合作共赢。
定期对规划编制、政策落实、项目进展和重大问题进行调度;梳理区域内各产业板块承载能力和功能布局;研究制定打造“8 6”产业链工作方案;协调两市及省直各部门做好重大工程项目服务;做好政银企、产学研对接……韩学良及其所在的规划项目部依旧步履不停,“我们将突出规划引领,完善配套体系,推动各项方案落实、政策落地;将强化要素保障,做好项目统筹调度和跟踪服务,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强势起步注入强劲动力。”